组会时间:2019.3.29 13:30
组会地点:第三教学楼 222
组会人员:吴文福教授课题组、白丽教授课题组
汇报人1:张娜
汇报内容:通过回顾区块链与可追溯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在应用,提出了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粮食收储“5T+”技术上的构想。张娜博士也就“5T+”做了简要说明,并就区块链技术与“5T+”相结合的基本原理做了说明。
现场提问及未来展望:区块链与物联网的区别与联系?区块链是一种扁平化的信息分享机制,具有不可篡改、主体自由参与的特点,通过智能合约对多主体进行连接、约束。而物联网是一种纵向层级结构,区块链技术是物联网技术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汇报人2:郭帅辰
汇报内容:郭帅辰博士主要对大米的收获及后续加工处理做了可视化讲解,并给出了造成大米产后损失的关键节点,以及未来如何就这些关键节点做好损失评价并设计减损措施。
现场提问及未来展望:1)明确服务对象:从农户角度or 消费者? 普通消费者 or 高端。 而对于吉林大米而言,还涉及到 品牌形象构建、价值管理的问题。
2)明确研究目标。厘清研究重点,做到纲举目张。
3)如何出管理角度出发解决这一问题。
汇报人3:白丽教授
汇报内容:白教授以如何打造“吉林大米”品牌开始了讲述,提出“区域+产业+品牌”的方式打造集群品牌、列举了安溪茶叶等比较知名的农产品,从资源禀赋、品质控制方面提供了可参考角度,可以从优化产业价值链、产业标准化、行业规范、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等方面进行选题。而在储运管理方面,如何进行农产品增值,可以从数量损失、技术创新、技术进步、产业集群、集群效应等方面考虑,还要考虑不同模式、不同环节下的情况。
现场提问及未来展望:使用技术经济分析范式及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研究,考虑其不同环节投入、产出值,测算其经济性,以及资金投入的来源。考虑以下方面进行增值:理念增值、技术增值、管理增值和文化增值。
汇报人4:陈江
汇报内容:陈江博士从吉林大米收储相关的相关背景入手,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大米的标准体系的情况,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从收获期、自然存放期、干燥期、收储期和储藏期5个阶段对吉林5T优质稻米收储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进展做了说明。
现场提问及未来展望:过程标准和终端标准是否一致。
汇报人5:吴佳
汇报内容:文献阅读报告“The dry chain: Reducing postharvest losses and improving food safety in humid climates”。吴佳同学从文章的内容概述、关键学习点和后续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文章讲解。主要集中了粮食产后损失和毒素问题、湿度大的危害、解决干燥链的方案、粮食干燥的多种方法和干燥链的要求五个方面。
汇报人6:吴文福教授
汇报内容:吴文福教授根据多年对粮食收储管控技术的研究,提出以“窗口”的概念来看待问题。生活中处处存在窗口,包括文明窗口、技术窗口、知识窗口等等,可以说是生活与“窗口”密切相关。进而,吴教授提出“窗口效应”这一概念,指的是具有利用窗口的意象功能对事物进行定性描述的现象,并提出了简单窗口和复杂窗口两个概念,简单窗口包括:感知窗口、相变窗口、极限窗口和周期窗口,并对每一种简单窗口给出具体实例。最后,吴教授强调在后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时,可以从窗口的角度出发为科技创新提供新的视角。
汇报人7:王雨佳
汇报内容:王雨佳同学主要是从政策方面、技术方面、市场方面和标准制定方面对“5T+”粮食储运技术的背景知识做了梳理。
组会PPT获取方式:
①可以到下载地址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YRVp6cM5nt8hDouuU7kuPA 提取码:hcy1
②点击 其他—>资源—> 组会记录 选择2019.3.29日组会PPT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