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污染物进入土壤后,与土壤结合发生老化现象,一部分生成不可提取态残留(non-extractable residue,NER)。尽管NER的生成在土壤化学研究领域被认为是影响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生态风险的重要过程,但它在评估污染物环境归趋和风险的多介质模型研究领域通常被忽视。本研究基于场地试验和模型的联合研究,利用添加了菲、芘、苯并[a]芘和苯并[ghi]苝等四种多环芳烃(PAH)的土壤在青藏高原东缘4个不同环境条件的场地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花盆”试验,揭示了NER生成相对于在多介质模型中通常考虑的3个环境过程(挥发、淋溶和生物降解)的重要性。本研究中NER的生成速率由场地试验获取的PAH总可提取浓度下降速率与逸度模型计算得出的挥发、淋溶和生物降解速率推导而来。结果显示(图1),NER生成对PAH总可提取浓度下降的贡献最大(64±33%),其次为生物降解(35±32%);挥发与淋溶对PAH浓度下降的贡献几乎可以忽略。本研究表明,在污染物环境归趋和风险评估的多介质模型研究中,应考虑NER生成过程。
图1 NER生成与其他环境过程对PAH浓度下降的相对贡献示意图
关键词:有机污染物;不可提取态残留;结合态残留;多环芳烃;双相一阶动力学
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41473095)
Ding, Y. (#), Li, L., Wania, F., Zhang, Y., Huang, H., Liao, T., Liu, J., Qi, S. (*), 2020. Formation of non-extractable residues as a potentially dominant process in the fate of PAHs in soil: insights from a combined field and modeling study on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Environ Pollut 267, 115383.